印发《茂名市城市规划区市管国有土地基准地价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9:13:12   浏览:889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茂名市城市规划区市管国有土地基准地价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政府


印发《茂名市城市规划区市管国有土地基准地价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茂府〔2008〕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茂名市城市规划区市管国有土地基准地价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迳向市国土资源局反映。



茂名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一月十日





茂名市城市规划区市管国有土地

基准地价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市场管理,规范地产市场交易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广东省地价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茂名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并由市国土资源局直管(简称市直管)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管理。

第三条 基准地价是城镇不同级别、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单位面积平均价格。基准地价由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征地拆迁费、小区配套费构成。

第四条 市直管范围内的土地用途分为商业、住宅、工业、公共事业建设四类用地,各类用地均划分为不同等级,每等级基准地价有所区别。

第五条 基准地价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物价部门按上级的规程拟定,按程序报批后,由市国土资源、物价管理部门联合公布施行,并由市国土资源、物价管理部门分别报省国土资源、物价管理部门备案。

市国土资源、物价管理部门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变化等情况,对基准地价进行局部或整体调整,报市政府批准公布施行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 商业、住宅、公共事业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是以容积率为2的标准评定的地价,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是以容积率为1的标准评定的地价。当容积率改变时,根据不同用途的容积率修正系数相应进行修正计算地价。

第七条 基准地价按各种用途土地使用权法定最高出让年限评定,当宗地的实际出让、转让使用年限低于法定最高出让年限时,其地价按不同用途的年期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第八条 标定地价是地产市场正常供求关系和正常经营管理条件下具体宗地的价格,是以基准地价为依据,根据土地的区域因素、个别因素、使用年限、容积率、临街状况等条件,通过系数修正而评估出具体地块的价格。

计算公式:(评估)标定地价=基准地价×区域因素修正×个别因素修正×年期修正×容积率修正×临街状况修正。

第九条 基准地价标准公布实施后,作为土地转让交税的主要参照依据。当转让成交申报价格明显低于宗地标定地价的,市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第十条 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物价部门根据基准地价的一定比例确定市直管范围内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标准,经市政府批准后下发执行。

经营用地(包括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工业用地出让底价不得低于国土资发〔2006〕307号规定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288元/m2。

第十一条 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提供建设用地使用权。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按政策法规确需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的,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报市政府批准。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土地用途的规定。

第十二条 商业、住宅、工业、公共事业建设用地以及综合用地不得随意改变使用用途、条件。如改变使用用途、条件的,市政府可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如确须改变使用用途、条件的,须报市国土、规划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并按改变后的土地用途、使用条件相应调整土地出让金。

第十三条 商业、住宅、公共事业、工业用地的熟地出让基准价格按同级的基准地价平均价格的90%计算;商业用地生地出让基准价格,按熟地出让基准价格70%计算;住宅、公共事业建设用地生地基准价格,按熟地出让基准价格60%计算;工业用地生地出让基准价格按熟地出让基准价格50%计算;临时用地费,按基准地价的5%标准每年征收。

第十四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市政府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廉租住房建设和国有土地使用功能配套设施建设的比重。

第十五条 本规定所列各项用地价款的缴纳,用地单位须在出让合同签订之日或批准用地之日起60天内付清全部土地出让价款。付款到期后,仍不付清土地出让价款的,出让方可解除出让合同,并按规定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十六条 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动工建设,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延长动工期限的,若基准地价调升,应当补交差价。

第十七条 各县(市、区)参照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相应调整本地的国有土地基准地价,并按程序报市政府和省土地、物价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本规定有关术语的含义如下:

基准地价:政府对城镇各级土地或均质地域及其商业、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评估的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是分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对应的使用年期为各用途土地法定最高出让年期,由政府组织或委托评估,评估结果须经政府认可。

区域因素:指影响城镇内部区域之间地价水平的城镇繁华程度及区域在城市中的位置、交通条件、公共及基础设施水平、区域环境条件、土地使用限制和自然条件等。

个别因素:指与宗地直接有关的自然条件、市政设施条件、宗地形状、长度、宽度、使用限制和宗地临街条件等。

容积率:指一定区域(地块)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整个地块的面积之比。

区域因素修正:指剔除比较案例与待估土地由于地区特性不同产生的价格的不可比性。

个别因素修正:指排除待估地块与比较案例地块之间由于个别因素不同而产生的价格的不可比性。

容积率修正:指排除土地因容积率不同而造成的地价的不可比性。

使用年期修正:指排除土地因使用年期不同而造成的地价的不可比性。

生地:指开发前,尚未形成建设用地条件的土地。

熟地:指开发后,已形成一定建设用地条件的土地。已经进行“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土地属于熟地。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0年12月15日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茂名市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基准地价暂行规定》(茂府〔2000〕80号)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摘要:刑事立案监督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当前,对刑事立案监督内涵的界定,理论界存在几种不同观点,笔者在对这几种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阐述了自己对刑事立案监督遇到的问题的认识。笔者认为,刑事立案监督应该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以及检察院的自侦部门等享有刑事立案权的主体的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做出的立案决定或不立案决定是否正确所进行的监督。同时,检察机关还应对行政执法领域中的刑事犯罪案件是否及时移送有权机关处理,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本文通过对我国刑事立案监督立法及监督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现行立案监督无论是在立案监督的立法规定、监督执行的具体情况、监督的效力还是监督的对象上来看,都存在大量问题。在立足我国司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刑事立案监督面临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立案监督 立案活动 案源机制

  刑事立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实行的监督,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的法律监督职能。由于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在司法实践中又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因此实践中该项工作开展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加强研究与探索。下面结合检察机关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看法与体会:
  一、案件线索来源少,阻碍了刑事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
  检察机关立案监督案件线索来源的常规途径不多,缺乏这类案件线索来源的广泛渠道。从实践中看,检察机关立案监督案件线索主要来源于被害人控告、申诉及审查公安机关案卷材料中的发现。由于检察机关并不掌握发案、立案的第一手资料,对侦查机关的立案活动缺乏知晓权,不能掌握侦查机关的立案情况,只能依赖被害人或当事人的控告与申诉,但就这一线索来源的途径,在实践中也常常因各种原因而显得不够通畅。特别是有些案件缺乏被害人或被害人有过错的案件,单靠该途径就更难掌握侦查机关立案的情况,也无从谈立案监督的问题。而有些案件即使有被害人,但多数被害人也只知道向公安机关报案,在公安机关不受理,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时,根本不知有向检察机关控告的权利。
  通过审查公安机关案卷材料,从中发现立案监督案件线索的情况几乎为零。一方面因为案卷材料是以一案为单位,将与该案有关的情况装订成册,实践中作为追捕线索可能会有所发现,但要寻找立案监督线索,其价值不大;另一方面因为审查批捕工作是在审阅案卷、核实证据基础上作出决定,与立案监督需要发现、分析线索和调查取证有很大差别,很难兼容。
  从我院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受理的被害人控告、申诉立案监督线索只有几件,而在审查案卷材料中挖掘到的立案监督案件线索均没有成案的价值。因此,立案监督案件线索来源少,信息渠道严重不畅通,成为制约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
  二、把立案条件等同于追究刑事责任条件,限制了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开展的范围与效果。
  公诉案件的立案,是指公安、检察机关对报案、控告、自首等线索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决定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并交付侦查的活动。据此不难理解,只要认为有犯罪嫌疑存在,需要通过侦查手段搞清事实真相的,都应该立案。因此,从程序法角度看,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立案的证明要求是最低的,立案的后果是,在查明有相应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经过刑事诉讼程序,逮捕、起诉、交付审判以惩罚犯罪。如果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或没有犯罪事实存在的,应当依法撤销立案。因此,依据刑诉法规定提出立案监督的条件应该是只要有犯罪嫌疑即可,即使案发时还未明确犯罪嫌疑人,也可以针对已发生的犯罪事实立案,即所谓的以事立案,从而通过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却没有严格按照刑诉法的要求来做,往往把立案监督条件等同于追究刑事责任条件,要求立案监督的案件最终要作出有罪判决的结果,并把它作为考核的标准,现有的考核机制作出的要求显然束缚了检察机关的手脚,客观上使检察机关人为地拔高立案监督的条件,即以逮捕的三项条件,甚至以能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来代替立案监督条件,立案监督案件成功的标准变成所谓的“捕得掉、诉得出、判得了”,这样对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实践中不敢轻易提起立案监督程序,这就出现了一部分应当予以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因无法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而逃避法律制裁的现象,这种状况有违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
  三、立法不完善,无相应配套措施,影响了刑事立案监督工作的执行力度与成效。
  尽管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确认了人民检察院刑事立案监督权,但并未赋予其实质上的强制纠错措施,也没有具体可遵循的实施细则,缺乏具体的监督办法、手段、操作程序,执行起来难度很大。检察机关向公安机关发出了“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通知立案书”后,公安机关既不说明不立案理由,又不立案怎么办?检察机关无有效的措施予以保障,又从何谈监督。即使侦查机关在接到通知书后立即立案,但他们对立案监督不理解,在行动上不配合,或者消极侦查或者即使侦查收集的证据尚未到位就直接报捕,使检察机关对报捕的案件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该案系由检察机关通知立案的,代表了检察机关的倾向性意见,要保证其严肃性;而另一方面,根据公安的报捕材料,证据不完全符合逮捕条件,又难以作出决定。同时,目前侦监部门没有直接侦查的权力,无法通过侦查措施搜集证据,从案件事实的轮廓上看又很像案件,形成了所谓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此对这类案件检察机关很难监督,实践中往往采取干脆不提起立案监督为妥的做法。另外还有对不应当立案的案件而公安机关予以立案了,又应如何监督的问题,在实践中也是一个盲区,如何操作,法律缺乏规定。此外,公安机关认为系一般的违法案件并作出了行政处罚的,而实际上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实践中应该如何发现并进行监督,同样缺乏操作规程,实践中根本进入不到检察机关的监督视线,造成了监督中的空白,形成了监督中的盲区。这些立法上的漏洞和缺陷,已严重影响了立案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制约了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
  针对以上立案监督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开展这项工作:
  一、采取各种措施,拓宽线索渠道
  1、要加强立案监督工作的宣传。结合检务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使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和了解,从而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做到告状有门,鼓励群众大胆检举、控告,扩大立案监督线索来源。特别是在侦查机关受理报案场所应该张贴有关立案监督的法律规定,并要求侦查人员在向当事人宣布不予立案的时候,告知其有向检察机关申诉的权利,使侦查机关的立案活动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之下。
  2、及时掌握发案、受案、立案情况。应经常深入公安机关,定期查阅其发案、立案登记,审查其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作立案或不立案决定是否正确,有无不破不立、以罚代刑、以教(劳教)代刑、徇私舞弊等情况。对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一些重点案件也应定期予以审查。针对某些疑难复杂的发案情形,检察机关应当主动与侦查机关加强交流、探讨,该立案的及时立案侦查,防止疑而不决。
  3、加强与本院有关科室的联系,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与本院控申、起诉、自侦等部门经常沟通,并要求这些部门一旦发现属于立案监督范围内的线索及时与侦监部门联系,以便及时掌握,及时作出反应。同样,也应加强与法院、司法局、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系,形成外单位移送立案监督线索的网络,拓展立案监督案件的线索,履行好法律监督的职责。
  4、善于从新闻热点中挖掘案件线索。关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或一些单位(如纪检、工商、税务)的有关信息。如果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就及时介入调查。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信息源,值得检察机关从中挖掘立案监督的线索。
  二、转变立案监督观念,加大立案监督的力度
  立案监督主要针对公安机关工作,而侦监部门又常常与公安机关打交道,配合多于制约,协作多于监督,很怕影响了两家的关系,伤了和气,不利于今后工作开展。对此,首先应改变观念,要主动与公安机关联系,讲究立案监督的方法和技巧,指出立案监督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充分保障被害人的权利,从而取得侦查机关理解与支持。此外,要敢于监督、大胆监督,降低立案监督的标准,对掌握到的线索,如果符合立案条件的,就应当向公安机关发出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或运用立案建议书来督促其立案,而不应以逮捕条件甚至于起诉条件、判决条件为标准来衡量是否能提出立案监督,并应允许有部分立案监督案件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作撤案处理。当然立案监督的案件作撤案处理的,也应符合刑事诉讼的精神,以保证刑事侦查活动的严肃性,双方对此应该达成共识。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履行侦查机关的职责,加强打击犯罪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能使立案监督活动处于主动地位,达到真正的监督目的,起到一定的效果,使立案监督工作不留盲区。另外,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也应实行立案监督,督促其依法及时撤案,以利于法律的正确实施,从而在保证打击犯罪的同时,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也是立案监督工作应加强的一个方面。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立案监督,才能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法进行。
  三、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立案监督机制
  人民检察院应在不违反立法本意的情况下,依法制定进行立案监督的具体办法及细则,增加可操作内容。具体来说应该规定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发案、受案、立案情况的知晓权、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权及对立案监督案件的调查权、建议立案权。针对刑事立案监督案件周期长的特点,对案件的受理、审查、移送、反馈、答复等各种环节都应制定明确的时效规定,防止侦查机关消极拖延的现象。另外,在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后,应监督其执行情况,如不执行,则提出纠正意见。必要时,应赋予检察机关对立案监督案件的侦查权,并补充相应的配套法规,以防止立而不侦、侦而不细的情况,使立案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并落实贯彻到实处。而现有的立案监督与侦查监督相脱节的现象,也大大制约了立案监督的发展。因此,还应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形成立案监督与侦查监督紧密结合的机制,并以侦查监督作为后盾,加强立案监督工作,使立案监督工作纳入正常运行的轨道。
  立案监督工作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只要加强调查研究,将上述对策真正落实贯彻,做到多管齐下,必将推动立案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立案监督工作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重新核准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企业经营范围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重新核准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企业经营范围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
电视总公司、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轻工业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电力公司、外交部外交人员服务局、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包装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远大集团公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经贸部
计算中心:
根据我部《关于重新核定现有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经营范围的通知》(〔1999〕外经贸合发第583号,以下简称《通知》)的有关精神,现将已经通过重新核定的53家企业名单(详见附件)及其经营范围通知如下:
一、可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
(一)可承包境外各类工程的企业的经营范围(A类)为:
1、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
2、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
3、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
(二)可承包境外本行业工程的企业的经营范围(B类)为:
1、承包相关行业(详见附件)境外工程及境内国际招标工程;
2、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
3、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
二、可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
(一)可向境外派遣各类劳务人员的企业的经营范围(C类)为:
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向境外派遣工程、生产及服务行业的劳务人员(不含海员)。
(二)可向境外派遣相关行业劳务人员的企业的经营范围(D类)为:
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向境外派遣相关行业(详见附件)的劳务人员。
三、可开展对外设计、咨询、勘测和监理业务的企业的经营范围(E类)为:
1、承包境外相关行业(详见附件)工程的勘测、咨询、设计和监理项目;
2、上述境外项目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
3、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项目所需的劳务人员。
本通知只适用于我部1999年6月底前批准(以我部发文时间为准)的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企业;原经我部批准,但不在此名单的企业不再具有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经营权。1999年7月1日以后批准的企业的经营范围不再重新核准,其对外经营权
仍然有效。
请企业凭本通知办理有关手续。

附件

重新核准部分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
设计咨询经营范围的企业名单(共53家)
------------------------------------------------
| 主管部门名称 |序号| 参加核定的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相关行业 |
|-----------|--|------------------|----|-------|
| |1 |广州铁路集团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总公司 |A,C | |
| |--|------------------|----|-------|
| |2 |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 |B,E |铁路综合 |
| |--|------------------|----|-------|
| |3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 | E |铁道 |
| |--|------------------|----|-------|
| 铁道部 |4 |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 | A | |
| |--|------------------|----|-------|
| |5 |铁道部隧道工程局 | B |铁路综合 |
| |--|------------------|----|-------|
| |6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 | E |铁路 |
| |--|------------------|----|-------|
| |7 |中车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B,D |铁路机车车辆 |
|-----------|--|------------------|----|-------|
| 交通部 |8 |华洋海事中心 | C | |
|-----------|--|------------------|----|-------|
| |9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 E |电子 |
| 信息产业部 |--|------------------|----|-------|
| |10|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B,E |通信 |
|-----------|--|------------------|----|-------|

| |11|东北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 | E |水利水电 |
| |--|------------------|----|-------|
| |12|广东珠委勘测设计研究院 | E |水利水电 |
| 水利部 |--|------------------|----|-------|
| |13|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 E |水利水电 |
| |--|------------------|----|-------|
| |14|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 | E |水利水电 |
|-----------|--|------------------|----|-------|
|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15|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 |B,D |广播电影电视 |
|-----------|--|------------------|----|-------|
| 国家体育总局 |16|中国体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B,D |体育 |
|-----------|--|------------------|----|-------|
| |17|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集团) | E |煤炭 |
| 国家煤炭工业局 |--|------------------|----|-------|
| |18|煤炭工业部选煤设计研究院 | E |煤炭 |
|-----------|--|------------------|----|-------|
| |19|中国轻工业北京设计院 |B,E |轻工 |
| |--|------------------|----|-------|
| |20|中国轻工业长沙设计院 |B,E |轻工 |
| 国家轻工业局 |--|------------------|----|-------|
| |21|中国轻工业广州设计院 |B,E |轻工 |
| |--|------------------|----|-------|
| |22|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 |B,E |轻工 |
|-----------|--|------------------|----|-------|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23|中国华联国际贸易公司 | C | |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4|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 C | |
------------------------------------------------

------------------------------------------------
| 主管部门名称 |序号| 参加核定的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相关行业 |
|-----------|--|------------------|----|-------|
| |25|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B,E |电力 |
| |--|------------------|----|-------|
| |26|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 E |电力 |
| |--|------------------|----|-------|
| |27|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 E |电力 |
| |--|------------------|----|-------|
| |28|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E |水利水电 |
| |--|------------------|----|-------|
| |29|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B,E |电力 |
| |--|------------------|----|-------|
| |30|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B,E |水利水电 |
| |--|------------------|----|-------|
| |31|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 E |电力 |
| |--|------------------|----|-------|
| |32|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B,E |水利水电 |
| |--|------------------|----|-------|
| |33|国家电力总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 |B,E |水利水电 |
| |--|------------------|----|-------|
| |34|华北电力国际经贸公司 |B,D |电力 |
| |--|------------------|----|-------|

| 国家电力公司 |35|华东电力对外经济贸易公司 |B,D |电力 |
| |--|------------------|----|-------|
| |36|华中电力国际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B,D |电力 |
| |--|------------------|----|-------|
| |37|山东电力国际经贸公司 |B,D |电力 |
| |--|------------------|----|-------|
| |38|水利部能源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 E |水利水电 |
| |--|------------------|----|-------|
| |39|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 |B,D |水利水电 |
| |--|------------------|----|-------|
| |40|中国电力技术进出口公司 |B,D |水利水电 |
| |--|------------------|----|-------|
| |41|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 | E |电力 |
| |--|------------------|----|-------|
| |42|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 | A | |
| |--|------------------|----|-------|
| |43|中国华能国际经济贸易公司 | B |机电 |
| |--|------------------|----|-------|
| |44|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 |A,D |水利水电 |
| |--|------------------|----|-------|
| |45|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 |A,D |水利水电 |
|-----------|--|------------------|----|-------|

| 外交部外交人员服务局|46|中国交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 C | |
|-----------|--|------------------|----|-------|
| | | | |计算机应用 |
| 宋庆龄基金会 |47|中国国际计算机软件工程公司 |B,D | |
| | | | |系统及相关 |
|-----------|--|------------------|----|-------|
| 中国包装进出口总公司|48|中包华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 C | |
|-----------|--|------------------|----|-------|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49|中翰科技经济发展总公司 | D |科技 |
|-----------|--|------------------|----|-------|
| 中国科学院 |50|科智国际技术合作公司 | D |科学研究和技术|
|-----------|--|------------------|----|-------|
| 中国远大集团公司 |51|远大国际经济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A,C | |
|-----------|--|------------------|----|-------|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华鑫国际经济贸易公司 | C | |
|-----------|--|------------------|----|-------|
| 外经贸部计算中心 |53|北京中贸联进出口有限公司 | C | |
------------------------------------------------



2000年8月4日